1 概述
弧齒錐齒輪傳動由於其承載能力高,運轉平穩,噪聲小而被較廣泛地應用於大載荷、高速傳動,要求噪聲小的場合。齒輪轉向箱減速機也采用了格利森製造的弧齒錐齒輪傳動。弧齒錐齒輪的製造質量很重要,但安裝與調整同樣也會影響其正常工作。
2 裝配與調整
2.1 裝配前的準備工作
首先應閱讀設計圖,了解齒輪副的設計要求、設計參數等,然後應檢查和分析標在零件上和任何標簽上由製造者提供的加工參數和各類標記,如齒輪的安裝距、側隙、接觸區的圖樣、兩個齒輪的裝配標記、配對號等。如果齒輪上沒有標記,則應從設計要求中獲得必需的數據。
終檢驗後,所有的齒輪和齒輪軸應進行檢查,保證輪齒麵和安裝定位麵、軸肩、隔套及其它與齒輪安裝位置有關的各零件麵沒有損壞。同時也應檢查這些部位有無刻痕、毛剌,若有應仔細將其去掉。
2.2 安裝與調整
首先,根據製造者提供的安裝距將小輪定位(圖1)。為此應裝上未配磨好的調整墊片,測量出安裝距,計算出調整墊片的正確尺寸。測量安裝距也可用專門的量具測量。然後再按標明的側隙調整大輪,這一側隙應在齧合的 緊點測量,可用壓表法測。先把小輪固定,防止轉動,牢固裝上百分表,使百分表觸頭垂直於輪齒大端 外接近節圓直徑的齒麵,正反向轉動大輪
時,百分表上的讀數即為側隙值。
若側隙值不等於給定值,則可按原來的裝配方法進行修正。調整過程中大輪或小輪所需進行的軸向移動量Δt可由下式求得
Δt=Δjn/2tgαsinθ
式中 θ——節錐角
Δjn——齒輪的側隙變動量
α——壓力角
側隙修正後,應檢查輪齒接觸區是否符合規定。檢查時先在齒麵上均勻地塗一層紅油等著色劑、並在低速情況下,在兩個方向上轉動一對齒輪副幾轉之後,得到的輪齒接觸區應與製造者提供的輪齒接觸區相似。一般情況下,輕載時接觸區的長度約為齒寬的一半左右,並位於中間靠小端位置,它不應延伸至大、小輪齒的齒頂,在小輪輪齒上應稍微靠近齒頂,而在大輪輪齒上應稍微靠近齒根。一個齒輪上齒與齒之間接觸區的形狀、位置和強弱的變化標誌著裝配與製造質量的好壞,但齒輪副的載荷的大小及有無負載對接觸區的位置與大小有較大的影響,調整時應注意。
2.3 輪齒接觸區的修正
輪齒接觸區的形式較多,每種情況的調整方法又有所不同。下麵僅就我們在裝配調整中遇到的幾種接觸區形式進行分析。
(1)齒頂或齒根接觸區 一般是由小輪安裝距誤差產生的,可用改變其軸向位置的方法進行修正。
*小頂大根式 即輪齒接觸區位於小輪齒麵的齒頂和大輪齒麵的齒根,這是由小輪安裝距不正確引起的,應沿軸問移出小輪,為保證側隙和接觸區也可能需要沿軸向移入大輪(圖2)。這種情況大輪凸麵的接觸區靠近小端,凹麵接觸區應靠近大端,而小輪接觸區與大輪的正好相反。
*小根大頂式 即輪齒接觸區位於小輪齒麵齒根和大輪齒麵的齒頂,也由小輪安裝距誤差引起的,應沿軸向移入小輪,同樣為保證側隙和輪齒接觸區也可能要沿軸向移出大輪。這種情況大輪輪齒凸麵上的接觸區應靠近大端,凹麵接觸區應靠近小端,而小輪上接觸區應與大輪的相反(圖3)。
若經以上調整後,仍不能獲得正確的輪齒接觸區,則殼體,大小齒輪等零件應重新檢查,確定修正方法。
(2)頂根接觸區(圖4) 輪齒的一側麵接觸區在齒頂,另一側麵的接觸區在齒根,且小輪位於正確的安裝距上;齒輪副的側隙也正確,則應該是小輪和(或)大輪的輪齒製造誤差,
齒輪副應更換。但若齒輪副隻在一個方向工作,還可在軸向重新調整定位小輪,修正工作齒麵的輪齒接觸區,而對另一側麵的接觸區可不予考慮。
(3)大小端接觸區(圖5) 齒輪輪齒一側麵的接觸區在小端,另一側麵的接觸區在大端,小輪安裝距和齒輪副側隙均正確,這時說明大小齒輪軸線不在一個平麵上,有偏置誤差。圖6所示的僅為右旋小輪並且小輪軸線按圖示方向偏置時的接觸區形狀。當小輪為左旋,且偏置方向不同時,其輪齒接觸區的形式又不同。
一般這種接觸區不能在裝配中修正,應重新檢查殼體及大小輪等零件,確定修正的方法。
(4)小端或大端接觸區(圖6) 大小輪輪齒兩側麵的接觸區都出現在小端或大端,小輪位於正確的安裝距上,齒輪副的側隙也正確,這是因為兩軸的軸交角太大或太小,圖示僅是左旋小輪且偏搖按圖示方向時的接觸區。當小輪為右旋及偏搖方向不同時,輪齒的接觸區又有所不同。
同樣,這種接觸區也是無法通過裝配修正的,應檢查殼體、小輪和大輪等所有零件以確定修正方法。
獲得了良好的側隙與接觸區後,就確定出大、小輪的軸向調整墊片的厚度,加工或配好該墊片後,就可按總裝要求裝好所有其它零件交檢查部門驗收。